跳至主要內容

上海没吃的?割裂的城市,我真的生活在上海吗?

观察随笔幸存者偏差疫情约 1447 字大约 5 分钟...

够吃吗?还能买到东西吗?

所有人都问我这句话,因为你在上海。在舆论中,上海似乎回到 100 年前。第一次感受到,什么叫「灾区人民」。

但真是这样吗?我真的生活在「上海」吗?

亲身体验 VS 网上「上海」

3 月 28 日,新闻公告浦西将于 4 月 1 日开始封控 4 天。接到通知后,我进行了大采购,把冰箱塞满。3 月 30 日,物业通知小区提前封控,就此进入宅家状态。此时,物资储备一周。

过了几天,上海疫情彻底爆发,封控时间被延长。物资只出不进,我也进入焦虑状态,开始线上抢购。基本每天都能抢到,物资可维持两周。

4 月 5 日,小区团购群兴起,开始大量采购,物资可维持三周。同时,街道开始小量发放物资。

4 月 10 日后,街道开始加大物资发放量,甚至包括厕纸、沐浴露。我完全没想到,街道发这么多物资。其中的蔬菜无法长时间保存,我开始自学做酱菜和蔬菜饼。物资可维持一个月。

街道发放的部分物资
街道发放的部分物资

此时,网上的上海则是另一个世界。“混乱,吃不了饭,快饿死?”

因为这些谣传,家人、朋友、甚至网友都开始问文章开头的话。「够吃吗?还能买到东西吗?」

幸存者偏差

难道物资充足只是我个人的感受,其他人都处于物资短缺的状态吗?

接着,我问了同在上海的朋友。大家反馈,物资都没我多,但基本的生活是能满足,最少能吃饱。

那为什么网上关于上海的现状都是「没人管,没吃的」?

我开始大量查看上海疫情的相关资讯,发现是「幸存者偏差」放大了上海的物资短缺。

幸存者偏差(Survivorship Bias),人们所获得的有些信息可能会因为信息的提供方的匮乏(只有那些“幸存”下来的人会提供信息,“死人不会说话”),而使得由这些信息得出的结论缺乏普适性。但人们往往会忽视这一点,忽视而把获得的信息过度概括。

4 月开始,上海 2500 万人全部进入封控状态。这一庞大的供给需求一下子砸到街道社区头上,基层组织关系接近崩溃。

大多数物资储备充足,能网上抢菜的人,安静地在家封控,自然也不会在网上发言。

可是,老人等弱势群体大都未接到物资储备的消息,也缺少线上抢购手段,只能通过尽可能多的渠道发声来求救。

2500 万人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遗漏,也有 2500 人遇到困难。

当这批人开始发声,就形成了「饥饿的上海」形象,这也就是为什么舆论中的上海与实际生活完全不同的原因。

那么,排除掉「幸存者偏差」因素,上海真实在发生什么?

上海的困难

时代中的一粒灰,落在个人头上,就是一座山。

除了初期的物资匮乏,上海面临的困难还远不止此,核酸混乱、政策多变、食品安全、物价高企、就医困难,都是摆在上海人面前的大山。

当这些消息集中释放后,即使不是当事人也感到极度压抑。估计解除封控后,大家都得去心理咨询了。

居家隔离前,我觉得隔离也不错,有吃有喝,还白拿工资。之前,我甚至还写了一篇文章,认为浦东封控放假,而浦西就得住在公司加班,不公平。

但是,当亲身体验到长时间隔离,才知道失去自由的代价高于一切。

上海真正面临的困难,是长时间隔离带来的压抑情绪。这是每个上海居民面临的最大困难。物资已经逐渐充裕,困难也逐渐克服,但压抑的情绪却一直在紧绷。

东方台当时搞抗疫晚会,想必也是想给长时间封控在家里的我们带来一些振奋的情绪吧。

但它没理解,我们需要的不是晚会,而是真正的好消息 - 疫情结束

疫情中的希望

为了写这篇文章,看了许多上海疫情所发生的悲剧,我的情绪也完全进入低谷。可想而知,当事人得有多么痛苦。

但对普通人,希望大家别去关注,这些坏消息真的会让人抑郁。当这股压抑情绪来临时,我真切地感受到「什么是灾民」。这不是物质上的匮乏,而是精神上的压抑,这给人的创伤更大。开始理解,被网暴的上海女儿为什么要自杀了,想必是压抑至极又碰上网暴而无法承受。

希望歧视上海的段子能少些,压抑的情绪中已经到了临界。

希望正能量的消息能多些,我们此刻真的很需要一点激励。

希望上海疫情能早点结束,让生活恢复正常。

也希望疫情结束后,上海能好好复盘,记住教训,不要让历史重演。

上次编辑于:
你认为这篇文章怎么样?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评论
  • 按正序
  • 按倒序
  • 按热度
Powered by Waline v3.1.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