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是 LearnData 博客的进阶篇,基础搭建流程查看主页。
自从我放弃了 Notion 等传统知识管理工具,转而尝试将博客转化为知识库以来,我发现不仅知识的复用率得到显著提升,文章的更新频率也有所增加。从 LearnData 的 GitHub 提交记录可以看出,仅在过去三周内,就进行了 11 次提交,并涉及了 47 个文件的更新。
本文是 LearnData 博客的进阶篇,基础搭建流程查看主页。
自从我放弃了 Notion 等传统知识管理工具,转而尝试将博客转化为知识库以来,我发现不仅知识的复用率得到显著提升,文章的更新频率也有所增加。从 LearnData 的 GitHub 提交记录可以看出,仅在过去三周内,就进行了 11 次提交,并涉及了 47 个文件的更新。
失眠问题已经困扰了我十年,尝试过各种方案,包括固定睡眠时间、冥想、食疗等,但均以失败告终。睡眠时间越来越晚,甚至到了凌晨 1-2 点才有睡意。偶然看到 Robin Sharma 的《The 5 AM Club》,提倡每天早上 5 点起床开始一天的工作。开始时我的第一感觉是「疯了」,因为对于我这样严重失眠的人来说,晚上 10 点睡觉已经是很难实现了,更何况早上 5 点起床呢?即使成功在 5 点起床,我又如何保证自己的状态?如何保证可以高效地学习和工作呢?但当时我正处于效率低谷,总是被其他事情干扰,作息时间完全被打乱。迷信理论的我,只能去相信它。因此,我结合心流理论制定了自己的「5AM Club」计划。
知识管理/笔记软件越来越多,Notion、Obsidian、Logseq、Roam Research、Evernote、flomo、为知、飞书、语雀……我总在不同应用间徘徊。直到有一次,我突然醒悟:知识管理软件不是管理知识,而是管理笔记。笔记里的知识并不属于你,只有经过消化、应用,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。
这么简单的事,我之前却一直没看透,总是把笔记与知识理解划上了等号。当要用到曾摘录的笔记时,就在各类知识管理软件里翻找,折腾一番才找到需要的笔记,有时甚至出现「自己不清楚放在哪里,也不清楚是否有」的情况。记笔记花了一个小时,下次寻找与重新消化又耗费了一个小时,原本为效率而生的知识管理软件变成了时间杀手。
疫情封控两个月后,人变得愈发懒散,每天的成果只有吃饭睡觉。为了摆脱这种状态,我决定在书房对自己进行 24 小时的监控录像,督促自己提升效率。
自我监控方案有两点需求:首先,软硬件必须在本地操作、储存,绝对不能联网;其次工作中途经常离开书房,回放时能跳过无人片段。
寻找监控工具:
读 Ray Dalio 的《原则》时,联想到「党的三大作风」,两者理论类似,都是在强调「拥抱现实,应对现实」。所以,在读《原则》的同时,把党建理论也翻出来看了一遍,并将其中的理论与积极心理学一起融入到个人生活中。试行过程中,发现对自身的认知、目标都得到明显的提升。
党的三大作风 | 《原则》 | 个人生活 |
---|---|---|
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,一切从实际出发 | 拥抱现实,应对现实 | 实事求是 |
相信群众,依靠群众,尊重群众,向群众学习,对群众负责 | 头脑极度开放 | 公开分享想法 |
对自身的缺点、错误认真地进行自我检查,提出纠正的方法 | 发现问题,不容忍问题 | 批评和自我批评 |